一 | 基本觀念 a.波前像差的原理 經由雷射光產生780mm波長射入眼睛至視網膜,然後反射回來,經過Lens array後由CCD Camera 收集光行走路徑的任何像差(aberration)顯示於螢光幕,大部份患有近視、遠視或散光之患者,我們經由波前像差儀測量後,得到光像差的數據,必須靠Zernike 程式轉換程式數學模式,然後計算後得到治療後的數據。 b.治療數據計算好之後,由美國FDA核准的存於軟碟內,然後送至雷射,雷射根據這些數據,精雕細琢達到矯正視力的後果。 c.所有雷射要做此項手術的,必須光斑小於或等於1.0mm 方可執行,市場上有所謂裂隙掃描,堪稱可以做波前像差,是不負責任的說法。 |
二 | 舊式波前像差,如果用Hartan Shark的方式,然後用Zernike 公式計算, 如:Alcon (4階).... 其餘公司根本談不上波前像差! |
三 | 新的波前像差VISX用新的公式(傅立葉公式),最高可處理到20階高級像差,如測試圖所示,新的公式能處理及精雕細琢的部份大大提升視力的改善,人類最高視力2.5的夢想,應該很容易實現了! |
四 | 由於傳統LASIK手術都把眼球當作標準球面來處理,所以往往做完手術後,一些角膜不規則的病患便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散光,這是傳統手術的缺點。 |
五 | 現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普及這項手術達80%,未來會達到100%,均由波前像差導引的LASIK手術,因為這項手術,術後結果和傳統手術結果視覺效果特別好。 |
六 | 波前像差可能量的需0.01D,而一般傳統驗者均為0.25D,所精確度為傳統的25倍,雖然有人對於視力的敏感度不高,25度的誤差也無所謂,但是對於視力較敏感的人可能差10度就有感覺,可以波前像差導引的角膜定製手術(custom ablation),會是未來LASIK手術的主流。 |
七 | ![]() |